大皖新闻讯 正值高招季,随着各地高校投档线的公布,几所“新”大学因高分数线持续引发关注。“超985、211”“比肩浙大、厦大”“喜迎办学开门红”……这些热搜标题的背后,谈论的学校有南方科技大学、福建福耀科技大学、宁波东方理工大学、大湾区大学等等。这些“新型研究型大学”常常强调“小而精”“个性化”“科教、产学研融合”……教育专家认为,“新”大学更多地满足了学生差异化、个性化需求,但因分数线引发关注,又落入传统的“唯分数”论评价体系。
现象:“新”大学分数线屡超“985”
“南科大本科批次投档线位居广东省本土高校第一。”这是南方科技大学官方发布的一篇信息中,介绍该校在2025年广东省本科批次录取情况时的一句话。实际上,南方科技大学可以说是“老牌”“新大学”。该校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十三年采用“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”开展本科招生,今年该校首次在广东、山东、浙江三省率先增设普通本科批次录取。
近年来持续受到舆论关注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2025年首次招本科生,面向福建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南、广西五省(自治区)共招收50名本科生。近日公布的信息显示,该校在河南省的最高分达683分,在多个省的投档分数线高于多所老牌名校。
宁波东方理工大学2025年仅面向浙江省招本科生,最低投档分数线为656分。与浙江大学最低分录取专业预防医学的分数线658分,仅有两分之差。
大湾区大学2025年首届本科招生共在广东省录取物理类考生80人,投档分超过本科线186分,超过了暨南大学、深圳大学等名校部分专业组。
今年招本科生的“新大学”还有西湖大学、深圳理工大学、上海科技大学等,这些学校在一些省份的分数线都比肩名校。
探讨:因“小而精”受部分考生欢迎
什么是“新型研究型大学”?有观点认为,新型研究型大学是通过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相融合,引导学生学习应用基础知识和科学技能,并通过高水平、高密度的科研,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、科学精神、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新型大学。目前国内已经创办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有公办也有民办。
“新”大学为何受青睐?高分考生“变心”了,不“爱”传统名校了吗?
“这只是部分考生的个性化选择。”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,“新”大学分数线高的一个原因是招生策略,追求“小而精”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招生专业少、计划数也不多,相比起来,传统的“985、211”高校招生人数较多。
此外,熊丙奇表示,现在学生、家长填志愿会特别关注专业的发展情况,包括就业前景,所以出现了名牌综合性大学有所谓冷门专业落入征集志愿的情况,而一些“新”大学招生的专业是学生感兴趣的所谓热门专业,会吸引部分对于老牌名校专业不满,想去“尝新”的学生。
“这些学校现在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,未来还会不会走小而精的路线,值得关注。”在熊丙奇看来,“新”大学之所以“新”,因为他们与传统的、追求“高水平、大规模、学科齐全”的高校不同,未来专业设置对“新”大学来说是一个挑战,如何摆脱对“热门”的追逐,关注自己的特色,是“新”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观点:对新大学不能“唯分数论英雄”
“虽然我们早就说不要追求分数线,但无法回避的是,分数线仍是目前国内评价学校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。”熊丙奇表示,“唯分数”“唯名校”的评价倾向虽然被批评,但目前看来,在很多人眼里,追逐名校仍是一个大趋势,这个趋势并未随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出现而改变。
“比如一个省前100名的学生,可能95个都上北大、清华,但其中就是有几个不上北大、清华,这就反映了个性化的选择。”熊丙奇表示,这样个性化的选择也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,新型研究型大学在一定程度上更多地满足了考生们差异化、个性化需求。
“把分数线作为评价学校江湖地位的依据,是我们要突破的问题。令人困惑的是,一方面我们反对这种评价方式,但一旦出现一个学校分数线高的时候,我们又用这个方式强化了这个评价。”熊丙奇表示,高等教育发展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,如果用分数线、考研率、就业率来评价“新型研究型大学”,这些“新”大学又和传统学校一样了。他认为,从教育改革发展角度上来说,新型研究型大学要走的路还很远。
大皖新闻记者 曹庆
编辑 陶娜
九融配资-实盘股票配资平台-手机配资软件-炒股配资在线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